新闻中心更多>>
- 氦离子色谱仪使用须知与操作规范
- 点击次数:23 更新时间:2025-09-11
- 氦离子色谱仪(HPIC)凭借氦离子化检测器(HID)对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检测优势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电子特气分析、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。为保障仪器稳定运行与检测数据准确性,需严格遵循以下使用规范。
一、开机前准备要点
首先需确认实验室环境条件:温度控制在20-25℃,相对湿度≤65%,避免剧烈温度波动与粉尘干扰。其次检查气路系统,氦气纯度需≥99.999%,开启钢瓶时先缓慢打开总阀,再调节减压阀输出压力至0.4-0.6MPa,确保无漏气(可用皂液检测接头处)。最后检查色谱柱状态,确认柱温箱内色谱柱安装牢固,连接端口无松动,且根据检测需求提前老化色谱柱(老化温度低于柱最高使用温度20-30℃,持续2-4小时)。
二、开机与运行操作规范
开机顺序需严格遵循“气路-电源-软件”流程:先开启氦气钢瓶与载气模块,待载气流量稳定(根据色谱柱规格设定,通常为1-3mL/min)后,打开仪器主机电源,启动柱温箱、进样口与检测器加热程序。待各模块温度达到设定值(检测器温度一般高于柱温20-30℃),基线漂移≤0.05mV/h时,方可进行样品分析。进样时需注意:液体样品需经0.22μm滤膜过滤,气体样品需通过干燥管除水,进样体积需与方法设定一致,避免过载导致色谱柱污染。
三、关机与维护要求
样品分析结束后,需按“软件-电源-气路”顺序关机:先在工作站软件中停止数据采集,关闭检测器与柱温箱加热,待柱温降至50℃以下、检测器温度降至80℃以下,关闭仪器主机电源,最后关闭氦气钢瓶总阀,释放减压阀内残余气体。日常维护需重点关注:每周更换进样口隔垫,每月检查色谱柱连接是否泄漏,每季度对检测器电极进行清洗(用甲醇超声清洗10分钟);长期不用时,需每周开机运行1小时,防止色谱柱受潮与检测器性能退化。
四、安全与异常处理
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高温部件;氦气为惰性气体,需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,防止局部缺氧。若出现基线异常波动,需检查气路是否泄漏、色谱柱是否老化;若检测灵敏度下降,需清洗检测器或更换色谱柱。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,排查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,严禁带故障运行仪器。